閱讀更多»

《靜心淨語》Facebook專頁

從「關愛座」到「批鬥座」



近日,在社交應用程式中,看到很多關於港鐵的「關愛座」被譏為「批鬥座」的文章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發生呢?原因出於人本來就自私,一切都以自己的利益優先考量。的確,當我踏上港鐵的一刻,看到座位上很多的「低頭族」只顧拿著智能手機不停地戳戳戳,從不抬頭看一看身邊的人,誰人比他們更需要這個座位都不顧。無論小朋友、年青人或上班族,只要見到座位,不論它是關愛座與否,第一時間就一屁股坐下,先為自己霸佔一個座位。然後就拿著手機,彷彿世界唯有這一人一機似的。

曾看過一編訪問的報導,是訪問一位剛從外國旅遊回來的人士,他是第一次出國的,是問他這次旅遊後的感想,他說令他印象深刻的,是有一次自由活動時嘗試乘坐當地的地下鐵,在車上是設有「關愛座」的,但是無論車上多擠迫,就算站在「關愛座」旁邊,他們都不會坐在「關愛座」上,我問他們為何不坐這些空位置,他們說這些座位是給有需要的人士坐的,如果我們佔有了這些座位,有需要的人士就不好意思過來坐了。這種無私的公德心已經成為道德的標準,看來公民教育在公德心的道德方面應該多些重視;目前,政府有需要多宣傳這個訊息,港鐵也有需要在車箱內多作廣播,讓乘客把「關愛座」留給有需要的人士,別讓外國遊客覺得我們都是自私的人。

有位同修說,他有位朋友每天都要乘坐西鐵上班的,他上車時先佔一個座位,當見到有需要的人土,他就讓座,他說這條路綫的乘客,大多數都不讓座的,他本來是不坐座位的,因見到這種情况,所以才先佔一座位再讓座給有需要的人。這位同修的一次親身經歷,曾經在乘坐西鐵時,遇到家長帶小朋友放學,當小朋友想讓座给一位長者時,家長居然阻止並說:「你是付了車費的,為甚麽要讓座?」但小朋友還是讓座了。看來,要教育的,還包括成年人。

自從懷孕後,當我踏上港鐵或巴士的時候,總會有少部分無私的人主動給我讓座。累的時候,我會面帶笑容接受別人的好意。但如果我離下車只有三、四個站,就寧願把座位讓給其他比我更有需要的人。因為在香港,除了孕婦之外,還有更多人需要大眾的關懷。就像你在公共交通工具裡,看到年邁的老人家、傷殘人士等,你可以做到對他們視而不見嗎?你可以繼續自私地拿著手機低頭裝傻嗎?你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變老嗎?不會想到有一天一不小心地成了傷殘人士嗎?將心比心,把自己的角色與別人對調,你會覺得快樂嗎?何必讓人對你生起瞋恨心、讓人不開心呢?

人類的自私確實傷害了很多人,可是自從我恭聞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之後,明白了無私比自私更難做到。但亦因如此,我更要努力修正自己自私的行為,這樣才可以教育我的下一代,無私的付出。感恩佛陀的教化,令我有機會和能力為了下一代做得更好。如果這個世界少了自私,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可以拉近,活得更快樂。希望每個人做任何事情之前,都先考慮別人的感受、考慮别人的需要,那麼香港就一定不會成為「投訴之都」。再說,如果沒有需要,就不要坐在「關愛座」上;平時見到有需要的人,展示你的歡容、禮貌地把你的坐位讓出來。須知「和顏」和「讓座」都是一種不花錢的佈施,修行人應該實踐的。

文章來源 : 福慧行

分享到 WhatsApp Blogger Widget

備註

義雲高大師就是宇宙始祖報身佛多杰羌佛的第三世降世,佛號為第三世多杰羌佛,詳情請參閱關於 多杰羌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文化藝術館

Supposedly Adults Podcast

靜心淨語的成員開始了一個Podcast (播客),名為 Supposedly Adults,由四位年輕人主持,以每節大概四十分鐘的閒談,從年輕人的角度,嘗試用佛學的概念理解生活上的困難和趣事,希望大家支持!

閱讀更多»

《靜心淨語》Facebook專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