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善也得認清對象
十幾二十年前,因為工作的關係,我經常往返香港、深圳,港深兩地跑。當時,深圳經常乞丐站滿街頭。其中的外省人和殘疾人士特別多。一天,當我步出深圳海關,踏上深圳街頭的時侯,一個外省的年輕婦女抱著個嬰兒,向我索討金錢。當時,如果給她點錢,隨著便會被大群人圍上來索討。爲了防範被圍討,我唯有快步前行。但這婦女卻仍緊緊跟著我,好像不達到目的誓不甘休。無奈之下,我停下脚步,很認真地對她説:『你這麽年輕,爲什麼不好好找份工作,養活兒子。女人都有機會當媽媽,有兒子並非構成行乞的理由。從因果上説,如果自己沒有能力,便不要讓寶寶來到這世上。年輕人要有羞恥心,養兒育女是每個作母親的責任。』她聽完後,便羞紅著臉離開了。
行善也得認清對象,解人燃眉之急或扶助老弱,善用四無量心。有一次在香港,我在街上遇到一個老婦向我索要 20元港幣,我毫不猶疑地馬上把錢給她。事後,我居住在附近的客戶告訴我,這老婦經常向人要錢給自己買飯食,暗喻她在騙人。但我認為,人都到了這把年紀,無論真假,寧可讓她騙了,也不願錯過因緣。或許,她真的沒能力購買食物,而將為之捱飢受餓。因此,感覺無所謂。況且大把年紀向人乞討,還需要抛開尊嚴,提起勇氣。相比年輕婦女抱著孩子行乞,我覺得施予老人更有意義,不管是真是假。
近年來,常在電視新聞看到太多的報道,兒子利用老母親外出行乞。利用年邁老人博取同情,而自己卻背後坐享其成。學佛行人要明信因果。要知道好好孝順父母,即是最大的善行。俗語説:「千拜佛萬拜佛,還不及家中的兩尊佛。」是說世人不明因果不昧的宇宙定律,禍福是由自己多生種下的善惡因所得的果報,以為到寺廟參拜佛菩薩,就能得到保佑庇護,又不知多行善業,孝順父母,沒有慈悲眾生的心,沒有利益眾生的菩提心,即使學佛修行,都祇是假修行,是得不到受用的。
學佛修行,持五戒、修「慈悲喜捨」四無量心,是一個佛弟子的基本行持,修四無量心是要按三次第循序漸進而行;見有人於困厄之中而生起了憐憫之心,想去幫他解決困難,是為生起次第;付諸行動而為他解決了困難,是為圓滿次第;多行此善業而心無所住,不求任何回報,見有所需即施以援手,為受施者圓滿解決了困厄,是為生圓不二次第。亦即是生起菩提心。
行四無量心,為眾生解決了生活上的、精神上的世俗困擾,所以可稱之為世俗的慈悲,因這種慈悲并非為眾生解脫於六道輪迴之苦境,根據 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著的《什麼叫修行》,所謂究竟的慈悲,是行究竞的善提心,引導眾生學佛修行,行十善,修六道萬行,是為眾生解脫於六道輪迴的。
文章來源 : 佛心微語
分享到 WhatsApp